近日,貴州省盤州市重大項目中心主任龔麗娜帶領盤州市重大項目辦專班成員,到大秦電網開展項目調研指導工作。調研組實地考察了大秦電網“畢水興能源通道1期輸變電工程”經過的貴州盤北經濟開發區,對雞場坪(盤北)220kV輸電線路站址、工業園區變電站、開閉所、10kV配網線路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并對大秦電網以趕考的使命擔當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先行示范的精神給予高度肯定與贊揚。盤北經濟開發區建設服務中心孫大永主任、大秦電網財務總監、項目總監任朝旺全程陪同調研考察并介紹項目進展。
盤州市重大項目辦專班實地調研畢水興能源通道盤北220kV輸電線路站址
大秦電網正在建設的盤州區域電網和盤北經開區增量配電網項目,是畢水興能源通道1期工程,也是貴州省2021年能源版塊的重大工程項目之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將推動我國加速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轉型。
探索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
持續推動貴州能源轉型發展。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充分發揮電網樞紐作用,全力以赴推動新能源發展。大秦電網畢水興能源通道1期工程,打通盤州能源通道,將盤州能源優勢轉化為地方經濟增長的動力,入選了2018中國能源企業信息化創新成果獎。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新的電價機制,為招商引資創造優勢條件;同時,還有利于推動區域煤、電、網一體化發展,并充分利用分布式能源,促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是支撐六盤水市七大產業板塊全鏈條發展的強勁動力。
全力深化研究,服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大秦電網集團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部署,努力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踐中先行示范——盤州局域網利用資源優勢,將接駁沿線周邊及產業園區的水電、風、光、氫儲等新能源,并逐步輻射輸配電線路與水城、六枝、畢節等增量配電線路和產業園區互聯,最終形成橫跨川滇黔桂的大型局域電網集群和增量配電網群落,為沿線工業企業和產業園區輸送充足、可靠、綠色電能,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及地方經濟振興發展。
主動探索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路徑。新型電力系統以新能源為供給主體,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源網荷儲互動與多能互補為重要支撐,是傳統電力系統的跨越升級。大秦電網以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為引領,以能源互聯網為平臺,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建設清潔低碳、安全可控、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
盤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貴州省六盤水盤州市地處滇黔桂三省結合區,是中國南方能源基地,是畢水興經濟帶的中心腹地。作為“省十個樣板園區之一”、“貴州最具發展潛力的開發區”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確定的第五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貴州盤北經濟開發區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全面服務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責任重大。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西部大開發等戰略部署深化落地,各項政策持續疊加,紅利加速釋放,貴州經濟發展用電需求和外送規模均將保持高速增長,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有利環境。同時,貴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面臨內供、外送雙重需求,具有較強的示范效應和借鑒意義。
以趕考的使命擔當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先行示范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電網是排頭兵。電網連接電力生產和消費,是重要的網絡平臺,是能源轉型的中心環節。近年來,大秦電網注重從能源供給、配置與消費側,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并大力發展儲能、氫能、光伏等清潔能源產學研用各個環節。
盤北開發區用電負荷密集且用電量大,區內很多工廠為高精度加工生產廠家,對電能質量以及供電可靠性要求極高。畢水興能源通道沿線可開發3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發揮盤州市能源的富集優勢,同時,為盤南、紅果、盤北等開發區打造成為貴州省千億級產業園區,實現產業聚集、振興鄉村經濟提供基礎能源動力保障。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大秦電網將大力支持新能源接入,投資30億元用于智能電網建設,以畢水興能源通道城市群為核心輻射周邊。2025年將基本建成主動感知、全面監控、安全高效、決策智能的數字化綠色智能電網,構建以電為核心、開放合作的能源產業體系,依托“互聯網+”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平臺,初步形成各利益相關方廣泛參與、交易市場活躍的能源生態系統。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一項極具開創性、挑戰性的系統工程。大秦電網將堅持改革創新,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勇當引領者、推動者和先行者,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