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改方案明確:積極發展融合先進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微電網和智能電網技術。
主要觀點:
1、隨著新電改方案的實施,電網面臨售電放開、特高壓、新能源并網、儲能、新能源汽車等新形勢,需要儲能技術、信息技術作支撐。
隨著電改方案的實施,電網壟斷將進一步打破,符合條件的售電方不斷涌現,企業、機構、社區、家庭不斷建設分布式電源,特高壓輸送的電量越來越大,新能源裝機量、發電量越來越大,儲能技術快速發展,配網自動化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斷并網。在此種形勢下,對電網智能化、電網承載力、電網快速調度運行檢修故障處理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儲能技術、信息技術與微電網、智能電網的融合將有效解決此類問題。
2、電改文件要求通過信息技術實現需求響應,區域電網、新成立的售電配電公司需要配網自動化、能源互聯網技術提供支持。我們看好配網自動化、智能電網龍頭四方股份;此類公司也可能成為兼具設備生產、調度運營的專業配電售電公司。
電改之前,由電網公司負責電力的調度、運行、輸送、配送、運行、檢修、銷售、故障處理,而電力設備公司僅負責提供一、二次設備,部分電力設備公司在電網公司的安排下負責設備的安裝、調試、試運行,電網公司有能力處理幾乎所有業務。
而隨著電改的實施,多種售電主體將成立,供水供氣公司、光伏發電企業、電力設備企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都可能進入售電行業,而此部分公司不具備電力控制保護、調度、運行、檢修、故障處理、配網建設的經驗及能力。我們認為,此類售電主體,將需要專業的調度、運行、檢修、控制保護、故障處理公司作為支持。
為解決此類問題,電該文件明確,積極開展電力側需求和能效管理,通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育電能服務、實現需求響應。按照文件規劃,當前我國的電力市場上,提供控制保護、調度運行、故障錄波等二次設備的公司,將可能為新成立的小型電網公司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并從設備銷售向技術支持、調度運行轉型。二次設備公司甚至可能參與電力銷售收入的分成。我們看好智能電網、配網自動化、電力電子龍頭四方股份,未來可能成為專業的調度運營公司。
文件還明確鼓勵設備資本投資成立售電主體,我們認為,智能電網、配網自動化、電力電子龍頭還可以進入電力銷售行業,成為售電主體,成為兼具設備生產、調度運營的專業配電售電公司。
3、電改文件明確,積極發展儲能技術與微電網、智能電網融合。我們看好可能跟隨行業趨勢進入儲能行業、打造微電改文件明確,積極發展融合先進儲能技術、信息技術的微電網和智能電網技術,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支持企業、機構、社區和家庭根據各自條件,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等各類分布式電源。
當前,在“互聯網+”背景下,行業內部分企業不斷擴大業務范圍,從光伏、儲能、充電樁、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的一個切入另外一個或幾個領域,希望實現電能表、光伏發電、儲能、新能源汽車等融合運作,實現儲能技術與微電網一體化融合。
我們認為,在電網公司退出城市充換電網絡建設的背景下,部分優質公司可能跟隨“互聯網+”的理念,跟隨行業內發展潮流,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覆蓋光伏發電、充電樁、儲能,從而具備光伏發電、充電樁、儲能一體化微網運作能力,打造新增長點。我們看好林洋電子、科陸電子。
4、電改文件明確,支持分布式電源發展,支持組建售電主體直接售電。我們看好光伏發電龍頭林洋電子、華北高速、江蘇曠達、京運通,此類公司未來可能成為區域內發電、售電一體化龍頭,并實現信息技術與智能電網融合。
電改文件明確,建立分布式電源發展新機制,分布式電源主要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運營模式,完善并網運行服務,加強和規范自備電廠監督管理,全面放開用戶側分布式電源市場,支持企業、機構、社區和家庭根據各自條件,因地制宜投資建設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發電等各類分布式電源:支持分布式電源建設與并網,允許符合條件的高新產業園區或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售電主體直接購電。
我們認為,此舉將從制度上打破電網公司對光伏發電企業的限制,有效減少“棄光”現象,大幅提升光伏等新能源的建設熱情,提高光伏運營企業的盈利。同時,光伏企業可以從電站運營向售電市場進軍,并可以通過并購等方式完成售電市場的迅速擴大,成長為發電、售電一體化公司,分享售電市場的蛋糕;此類公司具有較強的光伏信息化運維能力,未來可能實現信息技術與智能電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