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陽能行業,硅錠的切割主要以鋼線帶動漿料切割為主。因為漿料切割速度的受限,人們開始試驗直接用金剛線切割硅錠。 使用金剛線來切割硅錠,切割的原理與原來砂漿的液體切割有著本質的不同。在普通 ...
引言
目前太陽能行業,硅錠的切割主要以鋼線帶動漿料切割為主。因為漿料切割速度的受限,人們開始試驗直接用金剛線切割硅錠。 使用金剛線來切割硅錠,切割的原理與原來砂漿的液體切割有著本質的不同。在普通的鋼線上,首先鍍上一層金屬鎳,再從鎳的表面鍍上金剛砂的顆粒。在切割過程中,直接利用鋼線上的金剛砂顆粒對硅錠進行切割。切割原理的不同導致金剛線切割有優勢的存在,作為新的事物不可避免有缺陷的存在。由于金剛線高速切割硅錠,致使部分切割的硅塊產生尺寸不一致的問題。
一、引起硅塊尺寸不一致的根本原因
金剛線在高速切割硅錠過程中,切割硅錠最外周的四根鋼線都直接連接收、放線軸張力臂。由于工作臺下降的速度比較快,引起鋼線的線弓比較大,造成鋼線的切割能力不足。
鋼線的往復切割,造成鋼線張力臂的張力不能持續維持,因為硅塊與硅塊之間有相互作用力,使得最外周的四條鋼線向受力的方向移動,即向邊角料方向切割,形成“凸”狀。
二、硅塊尺寸不一致帶來的危害
此現象對破錠工序和后帶鋸工序帶來了很大的危害。
(一)破錠工序
鋼線在切割硅錠出現切斜現象,鋼線此時受到更大的切力,極易引起斷線;由于切割硅塊的尺寸不規則,會引起切割硅塊的尺寸二級或尺寸過小直接回收。
(二)帶鋸工序
對于“鼓肚”的硅塊,一般在進行拋光時,如果硅塊中間尺寸與兩端的尺寸相差值大于0.5mm,會直接引起拋光過程中控制砂輪轉動的電機的電流值過大,導致無法拋光。硅塊拋光后,倒角前,如果在硅塊中間尺寸與兩端的尺寸相差值大于0.2mm,導致倒角時,兩邊出現倒角過小現象。
三、金剛線對硅塊尺寸不一致問題影響
對三種金剛線A、B、C進行切割硅錠的實驗。
三種金剛線特征:
金剛線A:鋼線表面的金剛砂顆粒比較大,而且分布比較疏松。
金剛線B:鋼線表面的金剛砂顆粒比較小,但分布稠密。
金剛線C:鋼線表面的金剛砂顆粒比較小,分布疏松。
以下是對三種不同類型的金剛線進行試驗:
實驗目的:
通過對三種不同類型的金剛線進行試驗,可以反映出三種金剛線對硅塊尺寸不一致的影響。
三種金剛線通過實驗室電鏡掃瞄得到的照片顯示如下:
切割前:
切割后:
從以上圖片可以看出金剛線C的磨損較小,金剛砂顆粒過多或過少都不利于對硅塊的切割。
實驗方法:
由于硅塊的尺寸不一致現象,造成相鄰的邊角料形成“凹”狀。通過使用塞尺量“凹”的邊角料的尺寸,可以得出對“鼓肚”的影響。實驗選取每個硅塊的A塊的1面和4面(即相鄰兩面)以及C塊的1面。
實驗數據:
以下是對硅錠三個邊角料面“凹”的尺寸進行的數據統計:(單位mm)
實驗結論
通過增大金剛砂的顆粒度,并對金剛砂進行適當合理的分布可以提高鋼線對硅塊的切割能力,減少硅塊“鼓肚”問題。
四、增加過濾硅粉裝置,減少硅粉危害
金剛線切割硅錠過程中,磨削的硅粉會堆積在金剛砂顆粒中間,降低了金剛砂的切割能力,對金剛線造成很大的阻礙。減少硅粉,可以增加金剛線的切割能力。
措施:在冷卻液的回流缸中,增加可以過濾硅粉的裝置,這樣可以把硅粉更好地進行控制,減少了金剛線上硅粉的附著量,可以提高金剛線的切割能力,降低硅塊“鼓肚”問題。
結語
使用金剛線來切割硅錠,是發展的趨勢和必然。通過分析金剛線引起硅塊尺寸不一致的根本原因,在今后的操作使用過程中注意改進,大大降低硅塊尺寸不一致的問題。使金剛線在切割過程中,利用本身效率的優勢,切出尺寸更加標準的硅塊。